close

這是一篇小遊記

在進入正題之前

我想要先簡單敘述一下臺北機廠對我的意義

這也是促成我此次臺北市內小旅行的最大動力

 

話說

當年臺北到松山之間的鐵路尚未地下化之前

我幾乎每週都和退休的爺爺搭著火車在臺北市趴趴走

每次經過臺北機廠時

我就一直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到裡面近距離看各式火車

而這一切畢竟是小孩時的幻想

長大後雖然沒有忘記

但是卻也不曾付諸行動

直到臺北機廠拆遷的議題發酵

才驚醒我這渾渾噩噩的夢中人

我才驚覺到

臺北機廠 是不是就要永遠消失了!!

 

從得知這個新聞的那天起

我就一直想找機會完成小時候想進去參觀的夢想

雖然我希望這座伴隨臺北人記憶的臺北機廠可以完整保留下來

但是誰也不能保證它會不會明天就像苗栗客家四方窯一樣

說拆就拆

 

幸好

近來文化資產保存意識生根、加上公民水準提升

有識之士結合文創理念推動臺北機廠的全區保留

雖然這還是個爭議中的議題

但是臺北鐵道文化節還是持續辦理下去

並且利用這段時間將臺北機廠介紹給全民來認識

 

今年臺北鐵道文化節的文宣 充滿了文創的元素在其中

IMAG0175.jpg  

 

臺北機廠的前身是清末的臺北機器局,原址在鄭州路一帶

日治時代成為炮兵工廠,後移交臺灣總督府鐵道部使用,改稱為臺北鐵道工場

1935年為因應擴增的運輸需求而遷移現址,臺北機廠正式啟用,其功能便是作為火車醫院之維修用途

 

臺北機廠的辦公區建築和中小學的學校很像

從市民大道五段的大門(京華城百貨正對面)進去後

首先會經過總辦公室的1樓穿堂

前方就是小中庭,還有方向指示牌

IMAG0121.jpg  

 

順著志工規劃的動線

我們先參觀了很像教室的辦公室所展出的鐵道文物展示

其中第一眼就吸引住我目光的便是蒸汽機車CT273的木模

IMAG0120.jpg  

CT273就是日本的C57型蒸汽機車

因為相對修長的身形

又被暱稱為貴婦人

臺灣當年購入14輛CT270型的蒸汽機車,是日本C57的2次型(第2版的意思),亦是臺鐵最快的客運蒸汽機車,1979年全數停用。

CT273是CT270型的編號第3輛火車頭,於2014年6月9日正式被修復,以動態方式保存,堪稱是臺灣鐵道界的文化資產保存之盛事!!

 

在另一間展廳看到應該是20FOB2000型的木造頭等瞭望車模型,實車現已不存

IMAG0123.jpg  

 

臺北機廠之父-速水和彥

老實說我在今天之前並不認識他

所以一直要唸成速水茂虎道~

IMAG0124.jpg  

 

CK101的銘板

IMAG0125.jpg  

買一送一,補上CK101在彰化扇形車庫休息的照片

IMAG0088  

 

離開辦公室區後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柴電工場

就是修柴電動力火車頭的地方,當然,已經不會再有柴電機車會出現在這裡了

IMAG0126.jpg  

 

場區內的棄置小臺車??亦或是裝置藝術??

IMAG0127.jpg  

 

接下來是利用臺車在軌道上設置移動光源

然後將火車零件投射在布幕上

利用陰影形成移動光影秀的裝置藝術

IMAG0129.jpg  

此舉將鐵道元素融入並轉化為藝術

真的要給他鼓掌

文化資產保存正是要用文創方式結合藝術與觀光

這樣幹就對了!!

 

 

柏油路吞沒了不知通往何處的鐵軌

就像是被荒煙蔓草掩蓋的古城牆

交疊了時間和空間的雙重滄桑

IMAG0132.jpg  

 

鐵軌的遠處是市民大道與光復北路口

亦為過去臺北機廠的火車出入口

如今鐵軌已被與兩歲小童等高的雜草所埋葬

IMAG0135.jpg  

 

廢棄一角的蒸汽火車枯骨

隱約可見鍋爐與煤水車的骨架形狀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春閨夢裡人" 用在這裡 可謂適當

IMAG0136.jpg  

IMAG0137.jpg  IMAG0138.jpg  IMAG0139.jpg  

 

北國的鐵道被雪覆蓋 南國的鐵道被草掩沒 各有各的浪漫

IMAG0142.jpg  

 

不少家長帶小朋友來玩

我希望踏在鐵軌上走路的回憶

能在下一代的心中留下些什麼

不要忘記現在社會的發展 可是由鐵道運輸著一車車的人和貨物所建造起來的

IMAG0143.jpg  

 

轉轍器的扳手,火車換軌的原理

IMAG0144.jpg  

 

與渡線交叉的平交道,超級吸引我(鐵道迷才能了解的刺點)!

IMAG0145.jpg  

 

可說是北廠鎮廠之寶了吧

1889年的蒸汽鎚,劉銘傳時代至今,超屌的!!!

IMAG0146.jpg  

 

臺灣第一批電聯車,因為由英國製造,且線條優雅,故號稱英國淑女的自強號初代目:EMU100型

IMAG0147.jpg  

IMAG0148.jpg  

IMAG0151.jpg  

IMAG0154.jpg 

 

前方建築就是松山文創園區,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IMAG0159.jpg  

 

繁複而對稱鋼樑結構,結合了機廠空間的廣闊和歷史的悠遠,非宏偉不足以形容此一氛圍!

IMAG0162.jpg  

 

靜謐的廠區一角,遊客雖眾而無喧囂

應該是被歷史感所包覆而不自覺地無聲起來

IMAG0163.jpg  

 

臺北機廠員工澡堂內部,澡堂已被列為市定古蹟,是吸引大家前來的招牌,就容我不再贅述,請務必親自來感受一遭。

IMAG0165.jpg  

 

人往往因為陌生和不了解

因此傷害了周遭的人事物而不自知

臺北機廠亦復如是

這樣一個充滿歷史感和生活感的地方

為什麼不能以文創為媒介

將其打造成藝術和觀光的示範案例呢

 

事實上

只要親自來過一趟之後就能明白

全區保留臺北機廠所創造的效益

不僅只有藝術和觀光的收益

還有身為臺北市民的認同感,以及傳承文化的光榮感

這些都是無形的文化資產,是永續發展的利益

商場所在多有,歷史古蹟卻無可取代

而且要保留就不應做半套

正所謂手足斷安可續?

臺北機廠只有全區保留才有意義

面對資本主義的來襲

真心希望公民社會能挺住文化永續的無私堅持

arrow
arrow

    艾力克Ale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